2015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及防城港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及经济下行压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先行先试及改革取得新成效,跨合区建设加快推进
以跨合区规划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跨合区建设。一是狠抓规划编制,规划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东兴市京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的修编报批工作。完成《东兴市低丘缓坡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兴京岛风景名胜区万尾金滩景区详细规划》、《江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绿地、水系、给水、排水、节水、供电、照明、环卫、燃气、交通等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待专家评审后报批;完成《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已通过专家评审。二是先行先试及改革取得新成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73项,其中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81项,转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192项。“四所合一”改革、“先照后证”登记并联审批制度及“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1160户;自治区级“一服务两公开”示范点建成使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建立;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中国东盟货币服务平台形成的“东兴模式”在全区乃至全国复制推广。获批开展人民币和越南盾现钞跨境调运业务,率先在全国建立跨境反假货币合作机制。积极筹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沿边金融服务中心,引进桂林银行、东兴农村商业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在东兴镇松柏村成功启动,促进我市沿边金改加快发展。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59.93亿元,其中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18.71亿元,我市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东兴试验区的9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之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完成1.7万亩。三是跨境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仑河二桥、沿河大道二期、跨越大道等跨合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四是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加强了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就跨合区规划建设问题会晤,健全跨境经济合作区会晤工作机制;与韩国高兴郡、印尼东勿里洞县、越南芒街市等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不断加强,商贸、旅游、文化、卫生和警务等方面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圆满举办2015越中边境商贸·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博览会跃上新台阶。全年新引进项目42个,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引进区外境内资金45.08亿元,增长15.3%。
二、经济保持合理稳步增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防城港市有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稳增长二十条措施,从推动服务业发展、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环境、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做大做强工业和建筑业、推进特色优势农业提质增效、提升财政金融保障能力等6个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全市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初步统计(下同),我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61亿元,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6.23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33.76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7.86:43.4:38.74调整为18.24:42.32:39.44。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增长8.2%,总量和增速均位于防城港市前列,其中税收收入9.32亿元,增长10.3%。我市坚持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战略,狠抓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生态保护成效明显。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4495吨标准煤,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253吨,下降5.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450吨,增长19.6%;氨氮排放量215吨,下降19.5%;氮氧化物排放量352吨,下降67.5%,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均控制在防城港市下达目标范围内。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重点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冲榄工业园区等区域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项目建设,促进投资较快增长。一是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投入前期工作经费1328.56万元,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管网工程、低丘缓坡区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二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19亿元,增长11.2%。北仑河国际商贸城等4个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04亿元;跨境合作区路网等98个列入防城港市“十百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77亿元,其中,竹山景区、城东水厂、第三小学等19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边境综合管控设施、罗浮江西岸截污管网、兰庭路、市第一幼儿园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北仑河二桥、中央大道、友谊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
四、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亿元,可比增长5.5%。一是农业企业化加快推进。新增金祥来食品有限公司和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防城港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3家家庭农场,新增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了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的环境整治、房屋美化和村庄绿化,创建工作已通过自治区验收;特色农产品培育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增种植石斛300亩、牛股大力3000亩、草莓500亩、“皇帝果”1000亩以上;“仑河牌”红姑娘红薯成为广西名牌产品。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重点推进东兴镇和江平镇土地确权工作,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完成承包关系调查1.66万户,完成地块调查面积5.49万亩。
五、落地加工业快速壮大,工业经济持续增强
坚持贸工互动,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稳步开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工作,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31.24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7.97亿元以上,增长17.9%。一是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冲榄工业园;加快推进了牛轭岭红木临时加工区和综合性高端红木产业园建设,稳步引导红木企业进驻牛轭岭红木产业临时加工区,意向入园企业达30家,已签订协议12家;推进江平工业园区改造升级,积极打造防城港市首个海洋经济核心园区,引进项目39个,竣工投产17个,园区实现年工业总产值58.77亿元。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加快推进《东兴市水产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和《东兴市红木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编制工作,引导我市红木产业和水产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东兴市特色加工业,实现产业项目集群发展;正式启动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恒洋、思丰、东城、保通、怡诚等5家企业开展海产品、坚果等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技改投资投入17亿元,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培育规上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规上企业,恒洋实业有限公司和东兴市联友科技有限公司已申报上规。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了我市特色产业品牌创建,注册“东兴红木”商标。
六、商贸、旅游等服务业持续繁荣发展,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提升
不断加大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商贸、旅游等服务业持续繁荣发展。一是旅游业蓬勃发展。东兴国门景区、竹山景区、屏峰雨林三期、意景园二期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口岸景区限制性开放正式试运行;积极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和跨境自驾游工作;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游客达13万多人次,接待游客达671.1万人次,增长11.2%,旅游总收入48.17亿,增长19.1%。二是商贸业持续繁荣发展。互市区信息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行指纹无纸化海关申报,实现了边民、货物、车辆管理、边贸税费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互市贸易通关效率;印制《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优先报检报关通行专用证》,边民互助组正式参与互市贸易,互市区进口落地加工商品累计1172.61吨,货值3089万元,地方税收增收300多万元;进境景观苗木23批次,489株,价值1016万元,其中珍贵苗木罗汉松316株、沉香25株,结束自指定口岸开通运营以来无珍贵苗木入境的历史;积极规划申请水果、粮食进出口指定口岸建设,扩展商品流通服务,促进商贸业持续繁荣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8.45亿美元,增长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37亿元,增长10.8%。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新活力。率先在全区成立县级电商协会,建成电子商务北投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东兴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和东兴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东兴城市电商平台”正式上线,成功引进百岸网越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和八找网-中越跨境网平台;阿里巴巴B2B、淘宝B2C、京东特色馆、阿里巴巴全球货源港等著名平台公司入驻东兴。全市共有电商企业1905家,销售总额达16.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900个,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继续位居广西前列,获批为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是物流等其他服务业逐步壮大。累计登记注册物流企业45家,其中速递公司10多家。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6.22亿吨公里,增长14.9%。金融业持续平稳增长,全市拥有小额贷款公司8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19.72亿元,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73.2亿元,增长4.2%。
七、城市风貌改造加快推进,边境名城建设取得新成绩
加快城市风貌提升改造,东盟特色边境名城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快城市风貌改造提升。完成东盟大道及罗浮转盘绿化提升改造、罗浮四桥美化亮化以及口岸胡志明亭区域绿化等城市园林绿化亮化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检验检疫局办公楼、原国土局办公楼、东恒商场等建筑临街立面改造项目建设;建成罗浮转盘京族风情休闲亭、河堤路东盟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进一步提升国门口岸夜景亮化,东兴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改造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东盟大道、新华路等11条道路总长度38.7公里弱电管网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了《东兴城市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制度;开展新华路严管街、农贸市场及夜市摊点等专项整治活动,规范了城市秩序。三是“美丽东兴”生态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投入1.5亿元,推进98个“三化”(即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和村屯绿化)项目建设。马路镇大桥村红甲屯等5个自然村屯被评为自治区“绿色村屯”。推进“村收镇运县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9.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1%。
八、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惠民生政策,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是教育振兴工程成效显著。加快推进东兴镇中心幼儿园、市第三小学等校舍项目建设。 2013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追加资金项目及县镇扩容项目4个,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薄弱学校改造资金项目39个,开工项目37个,竣工项目30个;2015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项目12个,开工项目8个,竣工项目6个;开工建设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教师周转宿舍项目8个。深入开展中等职业助学、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学前教育资助、困难大学生扶持等工作,助学支出高达1389.8万元。完成公开招聘30名中小学教师工作,开展教研培训活动10多项,加强与清华附中、南宁二中等名校合作,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为35人,上线率达43.1%,比去年增加17人,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健康惠民工程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东兴市医疗机构布局规划(2014-2018)》和《东兴市名医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建成市人民医院ICU病房、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等项目。全市卫生高级技术职称保持23名,中级技术职称增至172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100%,受益农民85796人次;继续落实以“一取消两同步”为核心内容的医改政策,2所县级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到60%以上,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98项并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实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深入推进诚信计生工作,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遏制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87.4%,人口自然增长率10.3‰,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三是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服务农民工就业创业”等专项活动促进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列入民生目标任务的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及基金征缴均已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保障性住房等惠民工程顺利推进,建成保障性住房316套,分配入住392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四是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泛开展青年歌手大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开展“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倡导推广“广场体育、街头体育、家庭体育”等全民健身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558.7万元;积极打造“阳光低保”,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052人,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1192.4万元;抓好0-3公里边民补助工作,累计发放边民补助金12364.9万元;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工作。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8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4元,增长8.8%。
此外,质量兴市、扫黄打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决策咨询、侨务、审计、统计、物价、残疾人、红十字、妇女儿童等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总的来说,我市2015年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及经济下行压力等各种复杂因素,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成绩。一年来的发展成效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市四家班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成效是明显的,各级各部门工作和全市人民团结拼博成果是显著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体系还没形成。二是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征地搬迁安置、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等资金需求大幅度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三是招商引资困难。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少,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低。四是人才瓶颈问题仍未有效破解。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政策不够科学完善、人才引进留不住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